八百金社會企業以「流域收復」作為棲地保育的模式,藉以保全完整的棲地,增加石虎的覓食棲地。石虎米是以石虎覓食棲地的擴張為核心,不施農藥化肥,推動有機認證,透過流域收復策略,我們希望建構苗栗台中等石虎棲地的集水區為一無農藥的流域,讓萬物生態與農村,共存共榮。針對石虎保育協會之聲明,以下分三點事項說明:
一、關於農藥檢驗與友善/有機推動
本公司自2019年經營石虎米以來,以嚴謹的態度,保障消費者權利。所有參與石虎米的農家,其田區皆以朝向取得有機或是友善認證為目標努力;更重要的是每一期每一片水田都需驗農藥,必須嚴格要求無農藥檢出。然仍有少數農家被驗到農藥,或是使用發芽期泡過農藥之秧苗,亦或是摻混他縣市白米,抵觸「流域收復」的理念,因此對於這一類的農家,我們傾向不與該農家合作,以維護其他努力符合友善/有機耕作農家的權益,並落實「流域收復」、增加石虎覓食棲地的理念。
協會聲明中所提之李姓農家,2021年二期原本不加入,經本公司本著保全完整棲地的精神遊說後又同意加入,但卻表示不使用我們提供的秧苗耕種,本公司本著鼓勵農友的精神,允諾農家使用自行購置的秧苗。
然2021年10月農檢時,竟驗出農藥(剋安勃),本公司同仁追查上游秧苗場,發現李姓農家的購買單據副聯,為使用發芽期泡過農藥之秧苗,也同時通知陳美汀與余建勳。而2022年6月李姓農家又驗出農藥;該水田分上下兩區,檢驗共兩批稻穀,其中一批未檢出,我們銷售給企業;另一批稻穀因檢出農藥(同樣驗出剋安勃),我們於是再採樣送二次檢驗,二次檢驗雖未驗出,但疑慮過大(因同樣為剋安勃,擔心該田區是否因2021使用泡過農藥之秧苗,而殘留農藥),反覆考量下,該穀存放倉庫未銷售。
二、關於商標
2014年,由林務局在苗栗縣三義鄉火炎山生態教育館召開的工作坊,參與夥伴提出石虎的保育以水稻作為載體發展石虎米;並在第一次開始運作時,本公司在分工上被分配為處理「以PCHOME電商平臺建立穀東會」機制,本公司表明因店商平台開店涉及商業運作,是對不特定大眾銷售商品,必須登記商標;而接續兩期(2014年~2015年)由本公司運作兩次的穀東會,時任石虎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美汀與余建勳亦知悉商標登記一事(商標登記為存續期間之公告)。之後,因本公司在2016年~2019年期間因藍鵲茶業務繁重,因此暫不參與穀東會運作。
直至2019年1月3日,黃柏鈞接獲陳美汀來電,說明4年期間石虎米內部農家紛爭不斷,包含:楓樹窩內窩農家表示同村的另一農家在收取購買者金額時,錢全數匯款至特定農家兒子帳戶、2016年~2019年四年期間未驗過農藥、某一農家欠款另一農家數十萬、甚至消費者抱怨米發霉、碎米粒過多等等情事,陳美汀在該通電話「明確邀請」本公司來經營石虎米,社會企業運作以平息各農家的紛爭。之後,我們即以嚴格管理方式建立相關管理制度,避免上述情況再度發生。
而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期間,團隊更數次受陳美汀邀請,擔任她在東勢地區推動友善橘子案的顧問講師;2019年10月2日,陳美汀駕車載黃柏鈞至東勢鎮明正里拜訪橘子農家時,陳美汀也於車上說到:還好商標登記在你這,不然很多人會對她不諒解。時至今日,石虎米終在企業契作與推廣上,建立小小成績。
石虎米的推廣上,許多企業以契作方式推動CSR/ESG,因此是非常需要透過商標營運累積能量,因商標維護是品牌經營要務,否則更無法跟簽約企業與廠商交代。
三、關於商務制度的建立
為了達到石虎覓食棲地的保全,我們以農家推動棲地保全作為收穀價格的依據,亦即參與石虎米品牌的農家,須在三年內申請環境友善認證或有機認證,並給予分級且皆高於有機大盤的價格;此種分級模式目的,在於提升各個農家往有機前進的誘因,讓農家以更好的價值受惠,進而推動「流域收復」、增加石虎覓食棲地的理念。而各個農家,包含通霄楓樹窩、銅鑼新雞籠、三義上山下、苑裡蕉埔及大甲土城地區,除了在農家的口述訪談中有出現石虎外,相關機構亦有拍攝過石虎出現。我們認為,石虎保育應可以有更多面向的能量,共同為環境努力。
八百金社會企業在運作時,以公司法做為依歸,其中董事亦包含多位社會公正人士,大家都為這剛起步的地方品牌努力。說來慚愧,石虎米並沒有賺錢,在2021年更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,只能以照顧農家,維持收購價為主,即使公司虧損也不足為惜。也希望之後能更加努力,能讓流域收復能更順利,也能讓石虎棲地擴張,創造友善動植物的環境。
八百金社會企業負責人 黃柏鈞
八百金社會企業營運長 林宜平
2022年12月29日